如何评价鹿鼎记郑克塽「鹿鼎记历史事件」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73更新:2022-08-12 01:24:49

郑成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但是他的儿子郑经和孙子郑克塽与之相比名气要差得很远,关于郑克塽的印象,大多数人都恐怕停留在金庸老先生《鹿鼎记》中的那个忘恩负义、胆小懦弱的花花公子形象。

郑成功像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郑克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先来看一段文字。

郊外,小道上

一辆华美的马车奔驰而来,车上坐着一位二十三四岁年纪的贵族公子,只见这公子仪表堂堂,英俊不凡,身后还跟着数十骑身穿青衣的汉子。

那公子正是台湾延平王次子郑克塽,此次亲赴中原,乃是为了参加河间府举办的“杀龟大会”。

待到了“杀龟大会”举办之时,只见郑克塽身穿明代王公衣冠,手握福建省盟主大权,英姿飒爽,无人能及,瞬间成为会上最引人注目的那颗星。

这便是小说《鹿鼎记》中对郑克塽出场的描写,从小说来看,郑克塽妥妥的王孙公子,富贵荣华于他而言不过信手拈来。

然而,翻开厚重的史书,我们惊讶的发现,历史上郑克塽真实的生活,却和小说描述的大为不同。

郑克塽出生于康熙九年,是延平郡王郑经的次子。而延平郡王则是郑成功在明朝的封号,郑氏世袭爵位。

按理说,生在王公家的郑克塽本应该如《鹿鼎记》中描写那样无忧无虑,纵马驰骋,可惜一场政变,生生改变了郑克塽的命运。

郑克塽像

郑克塽有个哥哥郑克臧,为人聪明能干,爱民如子,深受军民的爱戴。同时,郑克臧还是台湾名臣陈永华的女婿。

这样才华出众的长子,郑经自然寄予厚望,他不仅将郑克臧立为世子,还在康熙二十年病危之际,授予郑克臧监国剑印。

按照郑经的设想,长子郑克臧保卫家国,次子郑克塽逍遥江湖,可谓两全其美。

可惜,权力的诱惑让实权人物冯锡范动了心。郑经去世后,冯锡范以“郑克臧非郑氏骨肉”为由,悍然发起政变,杀害郑克臧,而后拥立郑克塽为延平王。

这次政变史称东宁之变。或许是郑克臧死的太过惨烈,就连《台湾外记》中都留下了“臧大骂曰:"蔡添匹夫!尔胆敢弑主"?而刀已刺入腹中矣。聪、明、智、柔四人各挥木棍助打,臧立毙於蔡添、聪、明、智、柔之手”的惨烈记录。

郑克臧死后,郑克塽成为台湾名义上的延平王。然而据《清史稿》记载:“克塽幼弱,事皆决於锡范”,也就是说郑克塽不过是个傀儡,而冯锡范则通过这场政变大权在握,成为台湾实际上的代言人。

康熙二十二年,澎湖海战爆发。清军水师在提督施琅的指挥下长驱直入,打得刘国轩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眼见清军势不可挡,台湾小朝廷由此分裂为“主战”与“主和”两派。其中“主战”派建议郑克塽派兵占领吕宋,永保明郑国祚。

郑克塽也想保住祖宗基业,奈何他空有尊位而无话语权,而实力派的冯锡范却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在冯锡范的主张下,郑克塽不得不同意投降清廷,以免步了哥哥的后尘。

据《清史稿》记载:“七月,克塽使请降,琅疏闻。上降敕宣抚,克塽上降表,琅遣侍卫吴启爵持榜入台湾谕军民薙发。”

施琅剧照

当冯锡范等人准备着迎接清军登台等一系列工作时,郑克塽却趁人不备悄悄的把天地会留在台湾的文献资料藏了起来,做完了自己有权决定的最后一件事。

而后,郑克塽及家人便被清廷安排前往北京居住。澎湖的海滩上,再不闻少年克塽爽朗的笑声。

据《清史稿》记载:“克塽及国轩、锡范率诸将吏出降,诣京师,上授克塽公爵,隶汉军正红旗,国轩、锡范皆伯爵”,就是说郑克塽到了北京后,受封为海澄公,还被编入了汉军正红旗。

然而,清廷虽给了郑克塽公爵的尊荣,却时刻担心郑克塽会再次反叛,因此清廷不仅严格限制郑克塽的活动,还不给他任何的职务。

没有职务,就意味着没有俸禄。郑克塽只得坐吃山空,没过多久,从台湾带来的万贯家私就消耗殆尽,郑家的生活因此越过越拮据。

地方官员看到郑克塽虎落平阳,纷纷抢占起郑家的祖产,将郑家在晋江、同安、漳州、广东各地祖产全部霸占。

清廷猜忌和生活穷困的双重打击下,郑克塽忧愁成疾,一病不起。病重期间,郑克塽还在给朝廷上书称“家道贫寒,难以养赡”,可见昔日的延平王,晚年是何等凄凉。

康熙四十六年,年仅37岁的郑克塽病逝于北京。郑克塽病逝后,清廷立刻收回了曾经给予郑克塽的爵位。可怜现实中的郑克塽从未享受过《鹿鼎记》里的花样人生,等待他的,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如履薄冰身不由己的岁月罢了。

吴三桂如果乖乖放弃兵权领地,大清会善待他吗?

吴三桂想放弃兵权领地的时候,大清已经不可能再善待他啦。

但吴三桂一开始就想全身而退的话,在豹眼看来,还是有机会的。但这个机会不是在取得领地之后,而是在大清入关时就该考虑此事。

但吴三桂心比天高,他比大清更想取代明朝,怎么可能放弃兵权呢?

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要么鱼死,要么网破。吴三桂一直就是大清这张大网中的鱼。

01

吴三桂与多尔衮联手击败李自成时,就决定了吴三桂最终的命运。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封辽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率军入关勤王。等到吴三桂抵达山海关时,崇祯帝已在煤山上吊自尽。

当时,李自成占据了北京,在关外多尔衮大军压境。明朝灭亡,致使吴三桂顿时失去了依靠,面对腹背受敌的局面。既是一种危险,但也是一个机会,他游离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企图进行投机。

在这历史关键时刻,吴三桂何去何从,其选择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他自己的命运,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他的选择是绝对能够改变历史走向的。

明朝的灭亡,固然有许多原因,有的史学家还追究到朱元璋时代诛杀功臣及一系列的政策,追究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耗尽了大明朝的国力,追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诸如此类。总之,不是崇祯帝一人的过错。

明朝亡了就亡啦,这里不说这个事,就当时的局势,分析一下吴三桂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选择吧。

第一,李自成的所作所为。

李自成在太监王德化引导下,从德胜门进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这几步走得很好哦,可问题是,进入了内殿,却忘记了咋进来的。

德胜门,以德为胜,王德化是否希望李自成占据北京,要树德以取信于天下呢?

承天门,是天意安排,王德化是否在说明朝灭亡,闯王代天承继大位呢?

李自成入住了紫禁城,首先做的事就是封宫女窦美仪为妃。

大顺军入北京之初,兵不满二万,李自成下令:

"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由此,京城秩序良好,店铺营业如常。

"有二贼掠缎铺,立剐于棋盘街。民间大喜,安堵如故"。

这些事都好做,让别人别胡作非为容易做到,可能不能管住自己,是个最大的问题,坏就坏在男人管不住下半截。巴掌长的一小截都管不住,还能管得住天下吗?

李自成首先纳了一妃,其手下大将刘宗敏也没闲着,就把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给收缴了。这跟刘邦攻占了项羽的老巢,大肆搜刮珍宝美人,大摆宴会,最终被项羽击败,如出一辙。

刘邦输得很惨,但运气很好,而李自成就没有那么幸运啦。

“冲冠一怒为红颜”,李自成三番五次劝降吴三桂,吴三桂本来也有投降的打算。但得知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了,思想就产生了动摇。

有说法认为,吴三桂就是因为刘宗敏霸占了陈圆圆才反叛的,这没有足够的证据。

但李自成俘获了吴三桂全家,为了保全家人,吴三桂有投降的意思,这倒比较可信。

试想一下,如果刘宗敏不霸占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李自成保护好吴三桂的家人,或者说以此作为人质与吴三桂联合,共同抵御多尔衮的大军入关,历史将会是一个啥结局呢?

李自成推翻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吴三桂也没想做大明朝的忠臣,浑水摸鱼或者有更大的企图,是其真实的目的。

但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既忘了德胜门,也忘记了承天门,辜负了王德化一片苦心。

等明白吴三桂是假投降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战胜他的最佳时机,他已经与多尔衮勾结起来,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李自成的失败,咎由自取,但却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第二,吴三桂鼠首两端,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走向。

子曰: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尽管吴三桂是官二代,身份高贵;李自成是牧羊人,地位卑下。出身有贵贱不同,但都是大汉民族的兄弟。多尔衮算啥?蛮夷民族,是外族,自古就是大汉民族的死敌。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是多么可恶。就算吴三桂想称帝也未尝不可,但必须先把外族打败赶走,然后再抢天下才是。

吴三桂居然勾结外族,首先要对付李自成。就这个境界和德行,吴三桂死有余辜。

吴三桂表面答应李自成的劝降,暗地里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联络多尔衮对抗李自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多尔衮答应吴三桂,但迟迟不出兵。就在李自成在一片石击败吴三桂,两败俱伤之际,多尔衮接到吴三桂再次求援信后,逼迫吴三桂彻底投降。

吴三桂迫于无奈,投降了多尔衮,引领大清军队入关,将李自成击败。

李自成败退北京,仓皇称帝,之后杀死了吴三桂家人三十四口,急急忙忙撤离了北京。

多尔衮把清廷由盛京迁都北京,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如果吴三桂就此打住,交出兵权,或许能够安安稳稳做几年太平王爷。

但此时的吴三桂还有更多的想法,有更大的野心,他咋会就此收手呢?

02

吴三桂的野心,不可避免地注定了他的命运。

吴三桂手握重兵,如果既不投降李自成,也不勾结多尔衮,坚定地保持中立。如果李自成聪明一些,不要急于进攻吴三桂,那么多尔衮也不敢轻易对吴三桂动手。假以时日,静观天下之变,历史或许是另一个结局。

不可否认,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都是天下枭雄,但最终还是多尔衮棋高一着。大清取得天下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是胜者为王。

但吴三桂跟李自成一样,都不甘心失败的命运。

吴三桂投降了大清之后,依然与大明的残余势力暗地来往,与南京福王政权眉来眼去。

对于吴三桂的暧昧态度,清廷是门清,心知肚明。

清廷为了笼络人心,首先要收买大明王朝那些旧臣和降将,自然就不会还没有卸磨就杀驴,此时,无论如何是不会对吴三桂下手的。

如果此时吴三桂交出兵权,起码在大清坐稳江山之前,吴三桂是平安的。

其次,李自成逃亡西安,其势力还在,还有其他的起义军。大明朝被推翻啦,他们就是反抗大清的生力军。这些反抗力量需要大清去剿灭。

第三,大明朝的残余势力及忠于大明的臣民,也对大清政权的稳固构成极大的威胁。

吴三桂投降后,成为唯一独自统领自己军队的降将。大清需要依靠他的实力来消灭李自成及残余的明朝势力;吴三桂也想继续玩弄他的把戏,借机占据地盘发展自己的势力。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吴三桂占据了云贵,但大清却占据了大部分天下。

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出师缅甸,擒杀了桂王,明朝的残余势力彻底清除。

此时,李自成早就不知道被赶到哪里去了。大清的抵抗力量已经全部清除,是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吴三桂的时候啦。

不必去说结果,看看这个过程,只要是一个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就会想到,清廷下一步会做啥啦。

此时,已经不是吴三桂想如何的时候啦,命运已经不再掌握在他的手中。他的结局必然是,无论他如何选择,都是死路一条。

康熙元年(1662年),康熙刚刚即位不久,吴三桂也灭掉了桂王。

康熙先给一个甜枣,以擒杀桂王之功,晋爵吴三桂为亲王,还把其长子吴应熊招为大清驸马,加吴三桂少保兼太子太保,可谓皇恩浩荡哦。

随手就是一个巴掌,康熙二年(1663年),也就是灭掉桂王的次年,康熙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印绶。

甜枣还在嘴里没有吞下,巴掌却接二连三的来了。接下来云贵官吏的人事任命权、藩下的司法权全部收归了中央。

还没有等吴三桂喘口气,康熙小皇帝就下手了,那里还等吴三桂交出兵权和领地呢?

就这个局势,如果吴三桂束手待毙,其结局是个啥情况不好说,死得是不是更惨不好确定,但不会太好,是否比造反更惨也未必不可能,韩信就是个佐证。

有人说康熙要比刘邦仁慈一些,但情势不同啊。刘邦再狠,也没有对刘姓诸侯王下手吧。如果刘邦活得更久一些,那些不安分的刘姓诸侯王一样逃脱不了他的毒手。这就是政治,没有仁慈不仁慈一说。

吴三桂也想到了妥协,也付出了行动。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可能考虑到了功高盖主的危险,主动上疏辞掉总管云贵两省事务。康熙也不客气,直接下令两省督抚听命于中央。

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请归辽东老家,康熙乘势做出了撤藩的决定。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提出撤藩要求,依例照准。

吴三桂没得办法,也上疏请求撤藩,康熙也说很好。

自始至终,对于三藩提出的任何解除权力的请求,康熙都是毫不客气,照单全收,没有任何慰留之意。

这种做法,岂能不令人生疑?

但时势如此,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条件啦。就如同当初吴三桂投降多尔衮一样,已经战败了,无路可走啦,不投降又能如何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么选择任人宰割,要么选择造反。同样是死,陈胜吴广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吴三桂同样在想,皇帝天生也不就是你爱新觉罗家的,谁抢到算谁的。

就像李自成,经过承天门进入内殿,也未必就是天意要把皇帝给你,还得靠实力说话。

接到吴三桂的撤藩请求,许多大臣建议康熙悠着点。

但康熙力排众议,决定撤藩,说: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

由此可见,康熙是真的狠角色,如此坚决果断,不愧是千古一帝。

吴三桂哪里是康熙的对手,尽管他“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孤注一掷。”

精神可嘉,最终还得看能力和势力。

从吴三桂在山海关首鼠两端想投机取巧来看,那时就已经注定了他最终的命运。纵观吴三桂一生,都是在投机,其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也就是说,吴三桂不可能自己主动罢手,等他想罢手的时候,已经没有可能和机会啦。

康熙的意图很明白,不管你吴三桂是否要罢手,都必须铲除掉,没有例外。因为兔已死、鸟已尽,吴三桂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只剩下威胁啦。

看看大清朝后来那些狠角色,杀功臣没有一个眨眼睛的,难不成就康熙一个仁德之君吗?

不可能,时势不同而已,没有任何区别。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