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战争情况「1962年中印战争结束美国中情局绝密报告中方无意大规模战争」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62更新:2022-09-11 14:42:47

近邻印度,从来都是心比天高。为了实现“有声有色大国”的“印度梦”,这个不安分的邻居一直将中国作为其竞争对手。在各个领域,印度没少主动挑事。不过,站在战略层面,中印矛盾没有不可调和,非用战争这种终极方式来解决的地步。两国的边境地带,也并非各自的主要战略方向。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印之间仍将处于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非敌、非友状态。关于这一点,作为第三方的美国看得很准。解密的美国档案显示,早在1962年12月14日,即为期一个月的中印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结束后不久,美中情局向决策局提供的一份名为《中印冲突:前景和影响》的绝密报告(档案号SNIE 13∕31-2-62),就准确预见到了今日中印两国关系现状。

在这份报告中,中情局认为,“当前,印度情绪高涨,全国同心协力向中国人报羞辱之仇。在目前这种环境下……印度不可能与中国认真地举行谈判以解决问题。相反的是,目前的趋势是加强印度的军备,以及加强国家全面的实力地位……印度人可能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认识到要实现目标的困难,到那时则可能愿意坐下来谈判。”

在阿萨姆邦视察前线部队的尼赫鲁

关于印度战败后的调整,这份绝密报告中这么写道:“无论怎样,我们认为印度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德里对其传统政策的结果不再抱有幻想。其证明就是它不再容忍中立阵营中的一些朋友的态度。虽然印度对回归到英帝国的担心不会一夜间消失,但作为联邦成员的实际好处已变得很明显,而且毫无疑问,他们实际上进一步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印度在危急时刻,向美国求助,表明了它对美国的信赖,这也可能进一步表明,印度将来会完全理解,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遏制对手所发挥的作用。”

这一段话,虽然充满着冷战语言和西式思维,但结论与事实高度相符。在1962年中印之战前,印度以“不结盟运动”的头领自居,自诩为第三世界的“老大”。在这种心理优势的驱使下,印度执意要与中国为难,结果被揍得鼻青脸肿,可谓颜面尽失。情急之下,印度不管不顾,公开向西方求援,连“不结盟”的底裤都脱了。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看在眼里,这个“不结盟运动”的头领压根是个笑话。既然遮羞布被扯掉了,印度也就没啥顾忌了,此后肢解巴基斯坦、吞并锡金、控制尼泊尔,这和中情局的战略研判几乎完全一致。

狼狈逃回国境线的印度守军

美国在朝战中对中方发生巨大误判后,明显加强了对中方的研究。在这份《中印冲突:前景和影响》的绝密报告中,中情局认为,“中国将继续留在它所占领的某些战略要地。首先是西部高原,而且还不能被印度这个弱邻所欺侮。与此同时,它在国内已经避免了对印度开战的公众压力,同时也可能希望避免迫使印度完全倒向西方。中国现在可能希望展示自己的实力,这并非意味着对亚非世界有侵略之意。为了这个目的,它将继续强调从所占领的地区全部撤军的愿望,并宣传谈判的好处。”

【印军王牌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是1962年对印边境反击战中被我军俘虏的最高指挥官,回国后官升两级,难怪投降时面带笑容】

如果将报告中“弯弯绕”的话说得直白一些,无非就是中方认为印度实际上是个弱邻,是不配成为中方竞争对手的。但是,印度却并不这么认为。1962年,印度被揍之后,觉得面子下不来,遂在荒凉的中印边境投入大量资源,誓与中国死磕到底。对这样的敌人,中方的策略是不示弱,但亦不主动挑事。在这种指导下,中方只要投入极为有限的资源,就能经年累月地消耗印度,迫使它将本可用于发展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扔进看不到产出的无底洞,从而拖累其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此举无异于“四两拨千斤”。

“庞国兴战斗小组”成员合影,由右至左分别为王世军、庞国兴、冉福林

看看,这些判断,和当下正在发生的事,简直如出一辙。如果要找出具体论据的话,那么1947年印度建国时,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随后成立的新中国,除了诸如铁路运营里程之类的少量指标外,双方的差距不算拉得太开。而到了1962年,印度GDP为430亿美元,中方GDP为472亿美元,已经实现了反超,但GDP也只比印度高出9.7%而已。而到了2019年,印度GDP为2.85万亿美元,仅为中国14.36万亿美元的19.8%。如果再看其他指标,双方的差距更大。

所以,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印度人自己,还天真地认为自己与中国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