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有多少成年人败给了门当户对」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59更新:2022-09-10 16:37:22

山间的路氤氲着雾气,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湿,胸前和双脚本该觉得冷,背后却因为疾步而行被汗湿,更因为难耐的情绪而焦躁。初识爱情在这样年轻的年纪,在这样如梦似幻的山里,就注定这是一场足以铭记但是却不可能结果的感情。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一场足以铭记,却不能有结果的感情,是怎样的感情?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美好的爱情抵不过现实?真有这样的故事,是只能相逢,不能相守吗?

《伊豆的舞女》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我”,只身到伊豆旅行的途中,遇到舞女薰子后,产生了思慕之情。而这份似恋非恋的情愫,随着“我”的离开,不得不被割舍。

故事是悲剧的,因为它让人“尝”到了忧伤的味道;究竟是爱而不得的落寞,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助?故事也是浪漫的,甚至浪漫到经不起现实的“磨练”。

因为比起虚无缥缈的浪漫,现实更令人裹腹。而门不当户不对的世俗感,却成了横亘在这段浪漫之间的障碍。

根据百度百科上,对门当户对的解释,紫陌圈出了关键词,“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职业”。

门当户对:指男女或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职业相当,很适合交往或结亲。否则夫妻不和,子女受罪,影响巨大。

简单地说,如果上述三点无法满足的话,即便结合,也不会有善终。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之所以会无疾而终,也就是因为这些障碍的存在。

“我”是大学预科生,是旧制高中高二的学生;而薰子是一名舞女。

在当时社会,舞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食物链的最低端,受尽了别人白眼。比如,每个村子的入口处都竖立着一块牌子,上写:乞丐、巡回演出艺人禁止进村。比如,客店老板们面对艺人时,表现出的轻蔑态度。

而“我”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地位却很高。就连作为长者的茶馆老太婆,见到20岁的“我”,都会唤一声“少爷”,还会使用敬语。

尽管作为社会精英的“我”,不顾身份地位的差距,“爱”上了舞女。但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勇气,让这份感情继续。

因为“我”不自觉地优越感,和薰子习惯性的卑微感,让“我”和薰子,变成了两条无法相交、且越离越远的平行线。

“我”和薰子一起走在乡间小径时,薰子总是在“我”身后,和我保持不到2米的距离。这是他们之间的“距离”,也是薰子的卑微。

发现泉水,“我”坦然接受先喝干净水;入座时,“我”坦然接受薰子为我掸去身上的尘土;下山时,“我”坦然接受薰子从田埂上,寻来的竹子拐杖。这是他们之间身份的差距,也是“我”的优越,更是薰子的卑微。

事实上,相爱的两个人,一旦陷入一个卑微付出、一个欣然接受的怪圈,结局就只能是一曲《凉凉》。因为任何形式上的不平等,都无法让一段关系延续。

参照经济学的边际递减效应,可以这样理解:即如果一方长期付出,另一方就会把付出当作理所应当,并且不会从索取中,获得满足感,反而会因为得到太多,而产生厌恶感。

这样,习惯付出的一方,不仅会丧失恋爱关系中的话语权,也会变得越来越卑微;而习惯索取的一方,则会越来越“膨胀”,膨胀成食人的吸血鬼。

“我”因薰子的美貌而倾心,但社会对舞女的白眼,尊卑有别的心理暗示,却让主人公不得不选择理智,不得不放下这段露水情缘。

《伊豆的舞女》基调是悲凉的,这与川端康成悲哀的人生底色有关。川端康成是没落的贵族公子,幼失怙恃后,便和祖父母生活在了一起,后来祖父母也相继离开了自己。

这位“参加葬礼的名人”,在亲人离去后,性格变得敏感自卑。他很痛苦,也想要逃离这个伤心地,因为他渴望能得到平等的对待。

为了躲避现实的苦难,也为了释放忧郁的情绪,川端康成决定离开嘈杂的城市,去风景秀丽的伊豆半岛看看。

家族的没落、亲人的相继离开,让川端康成从小就见到了,贫富差距下的世态炎凉,也厌倦了在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中过活,所以他变得孤僻,也哀叹自己的不幸。

而舞女虽然只有14岁,却要为了生计做卑贱的舞女,这显然也是不幸的。但是,在颠沛流离中,舞女却依然能保持纯洁和善良,依然能在歧视中强颜欢笑。

川端康成的心灵,受到了温暖和净化。所以他化作“我”,将这份藏在哀伤中的坚韧,用温暖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出来。

①自然美与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明晃晃的骤雨笼罩着繁茂的杉树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

这一段出现在故事的开篇,川端康成用“雨”来渲染气氛,烘托“我”想要见到舞女的迫切心情。

“雨”是自然景物,它作为象征物,与主人公的情感相结合,将急切的想念,幻化成细雨连绵不绝,构成了“美”的意境。

事实上,男女主人公,谁也没有表达爱意。这既是年轻男女在爱情面前的腼腆,也是等级观念下,男女主人公无法忽略对方身份,无法坦然牵手的无奈。

②女性美与唯美灵秀的审美风格

一个裸体女子突然从昏暗的浴场里跑出来,站在更衣处伸展出去的地方,做出一副要向河岸下方跳去的姿势,她赤条条的一丝不挂,伸展双臂,喊叫着什么,她就是那舞女。

这一段是当“我”担心舞女会被玷污时,意外发现她是个孩子的惊喜感。无瑕的身体,作为象征物。以此来烘托薰子无瑕、纯净的心灵,也突出了她的女性美。

薰子出身卑微,年纪轻轻就要苦苦挣扎。她不仅没被俗世污染,反而拥有高尚的品格。这本身既矛盾又统一,也有种哀伤和悲美的味道。

而这种哀伤和悲美,也像拥有了预知力般,早早就为这段还未开始的爱情,画上了句点。

③物哀之美与古典的审美意蕴

她刚在我面前坐下来,脸就臊红了,手不停的颤抖,茶碗险些从茶几上掉下来,于是她就把它放到铺子上了,茶却洒了一地,他那副羞涩柔媚的表情我都惊呆了。

这一段是薰子为“我”倒茶时,她外部表现出的紧张状态。通过“臊红的脸”“颤抖的手”这些文字,可以看出14岁的少女在男主人公面前,心慌意乱的紧张感。

因为身份上的差距,薰子在“我”面前小心翼翼。而“我”则因为身份上的优越感,而站在“高处”,俯视此刻因卑微而紧张的薰子。

自古有“门当户对,望衡对宇”之说。因为男女主人公社会地位的不同,男女双方会分别产生优越感和自卑感。正是这份感觉,让他们不得不潦草地从彼此的生命中消失。

虽然故事的结局,令人落泪,但谁也无法改变什么。因为无论爱情还是婚姻,“门当户对”的相配,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似乎是一个魔咒,让你即便使出洪荒之力,也无法破解。

“我”和舞女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赔上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方鸿渐和孙柔嘉门户相当,但为什么也会在争吵中不欢而散?

方鸿渐作为《围城》里的男主角,与小说中的5个女人,都有些或长或短的对手戏。其中,表面柔弱、心思颇深的孙柔嘉喜提鸿渐,成了方太太。

那么,门户相当的两个人,为什么还会因争吵而不欢而散呢?

方鸿渐眼高手低、没什么能力,但是自尊心极强,他甘于平庸,也止于懦弱;而孙柔嘉则不同,她心气儿高,对生活也追求。两个人性格上的巨大差别,让他们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也就是说,哪怕两个人的物质条件等同,如果对问题的看法相差甚远,也算不上真正的“门当户对”,也还是会以悲剧散场。

因为身份地位等物质条件相当,只是让彼此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而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才是维持婚姻长久幸福的关键。

什么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曾这样说过:“两个人对生活的一种理念、态度,至少是得在一个频道上,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以及对生活的共同状态的渴望。但如果两个人始终没有办法去营造一个大家共同期待的生活状态和环境那可能就会有问题。”

也就是说,精神上门当户对的人,通常可以相互沟通、理解,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抓到彼此的“笑点”。

那份“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大抵就如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般,如此纯粹却又令人艳羡吧。

赵明诚和李清照同样出生于官宦之家,夫妇二人不仅门户相当,兴趣爱好也极其相似。简单地说,他们婚后,可以“玩”到一块去,聊天彼此能听懂。

由于“明清”CP都喜欢读书,所以他们两个人闲暇的时候,经常会玩些智力游戏。比如,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然后猜它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

赵明诚擅长金石鉴赏,婚后“明清”CP就常外出,去搜罗金石书画,回到家,再根据自己的见识,品评一番。

世间的痴男怨女多羡慕“明清”CP的长情,但他们却没看到长情的背后,不仅有物质上的门当户对,更有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川端康成说,“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邂逅爱情是美好的,遇到爱情的机率是微小的,但是一段爱情是否能长久,就需要精神上的无限趋同,和心灵上的频率同步了。

也许身份地位这种物质上的差距,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一点点缩小,但如果少了精神上的门当户对,那么幸福就真的会插上翅膀飞走。

如果《伊豆的舞女》能有“假如”,假如男女主人公不顾等级的差距,勇敢牵手,那么他们人生的后半段,或许就会因为精神上的门不当户不对而潦草散场。

爱情诚可贵,“精神”价更高,但愿我们的爱情不散场,但愿我们的伴侣常相随。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