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次参军被拒后成传奇兵王立9次特等功受毛主席接见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2更新:2022-09-04 04:12:16

1950年9月25日,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首都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350名代表,其中有258名革命烈士在解放军各个战争中获得显著功绩,剩下的92名同志是当时全国各界中,广受好评的英模代表。

晚饭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和这次参会代表一起吃的,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张英才的位置就被安排在与主席一桌上。饭餐期间,众人交谈愉快,因为都是参加过抗战或是取得功勋的将士们,大家说话直接许多。

席间,毛主席向张英才问道:“英才在战场上拼杀这么久,我都不知道你是哪里人?”朴实的张英才对毛主席的关心,爽快地答复到:“俺就是山西一个土村里的,感谢党和国家,才有今天的俺。”

在得知张英才是山西人后,毛主席转头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山西人是爱吃醋、爱吃面食的,你们一会给张英才同志煮一碗鸡蛋面,多放点醋啊。”

张英才出生在山西万荣县一个普通的家庭,那是1924年的12月,天气还十分寒冷,他的母亲生下了这个瘦弱的孩子。

好在他无病无痛地长大了,从张英才能开始做一些简单的杂事时开始,便到了当地地主家中,帮忙放羊、割草、喂猪,每天做着最辛苦的事,但挣到的只有每天一碗的玉米粥。不仅如此,地主家中还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儿子,仗着自己的家庭,每日对张英才进行侮辱和打骂。日子一天天过去,在他12岁的那年,他终于看到了希望。

这一年,八路军来了,年纪轻轻的小英才的脸上终于出现了这个年龄该有的好奇和喜悦。在当地的革命根据地内,小英才进入了八路军文化补习学校,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在这里,他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没有压迫,对于小英才来说,最直观的是,革命胜利了,就能吃饱饭了。

两年的学习时光一晃而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与解放军大哥哥们的相处,坚定了张英才入伍的念头。但等到部队来了的时候,首长看了看他瘦小的身体,连忙摇头:“你身体太瘦了,个头也不够,行军的很苦的,可不是去玩,是去打仗的,你还太小了。”

张英才得知这个回复后,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悄悄地跟在队伍的后面,想要混进这个大部队。没成想,第一次就被发现了,首长摸摸他的头说:“你好好读书,以后还有机会的。”但张英才不想再等了,他想现在就跟着队伍去奉献。

被劝退后的张英才,第二次跟上了队伍,这次部队里的将士们都认识这个年纪轻轻的放羊娃娃了。首长这次也没有同意张英才继续跟着部队。

第三次张英才又出现在了队伍的末尾,结局还是没有改变;第四次,第五次······跟了十几天后的张英才,终于被首长破例接收了。

参与行军的张英才,因为年纪太小,只被安排做了简单的宣传工作,每天的工作内容只是简单、重复地写标语、贴标语、开会、记录、向群众们宣传动员。

这样基层的工作一做就是两年,张英才的内心越来越觉得枯燥,当年自己加入军队可不是为了来写标语的。但他相信,早晚有一天自己会圆梦沙场,现在在基层的磨练都是为了以后打基础。

1941年,此时日军正在安泽、冀城一带疯狂对根据地进行攻击,许多根据地被攻击的支离破碎,周边的根据地也遭受攻击,完全无法脱身前去支援。

正是这个急需英勇上阵的将士的紧要关头,张英才所在的212旅临危受命,他们负责打先锋,为了保证整个旅部的安全,将士们奋不顾身,与凶狠的日军展开搏斗。

张英才看着身边亲近的哥哥们都一个个上了战场杀敌,自己迫不及待地向上级请示出战。这次得到了允许,张英才终于摸到了梦寐以求的枪支,也终于体会到了战场上的不容易。

以前只在上课时,听老师讲过战场上的腥风血雨,跟着部队行军,也听有阅历的老兵们声情并茂地讲述过自己的经历。但亲身在战场上,体会还是不一样了。眼前是混乱厮杀的敌军和战友,看到的是子弹打到泥土中溅起的块块泥土,耳边不时会传来战友受伤的惨叫声,接着便被抬下战场。

经历着这些的张英才没有害怕,他看着负伤的战友,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一心想要替战友报仇,替国家报仇。

这场战斗是张英才第一次上战场,没想到竟打死了一个日军。

6月时,212旅奉命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张英才所在的部队负责深入到浮山北部掩护他们成立浮山县政府。日军得到消息后,便出兵前来发起偷袭。

早已料到这一切的连长张亚雄胸有成竹地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攻势,结果也十分理想,不仅击退了日军还俘虏了几名伪军。但在军队撤退时,连长张亚雄不慎遭到敌人的穷追猛打,中弹身亡。

得知消息的张英才悲愤交加,他向身边的战友们喊道:“连长平日里待咱们怎么样?咱们连是不是一个家?”

众人回答:“是!”

张英才继续发问:“现在小日本打咱家门口了,我们冲出去!”

之后带领了同样不怕死的五名战友一起继续掩护大部队的撤退,虽然只有几名将士,但他们气势如虹,即使中弹也不下场,最后凭借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勇气,将日军打得灰溜溜地逃走了。

在之后的佛庙岭激战中,212旅长孙定国命令张英才通知机枪连迅速回撤,保留战力,可张英才刚起身准备转达时,敌人的一发炮弹不偏不倚地飞了过来。张英才不假思索地扑到旅长身上,替他挡下了这一发可能致命的炮弹。

受伤的张英才并没有听进旅长的劝说,下去包扎。脑子里想着的还是机枪连的任务,翻身又迅速赶完机枪连,交代了旅长的命令,最终机枪连在旅长的指示下,杀出重围,掩护了部队的安全。

张英才这下出了名,舍身救旅长,负伤不忘命令,使他在战友们名声大起,旅长也亲自表扬了他,这次他突出的表现,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拼命三郎”。

经历了几场战争后的张英才,逐渐爱上了在战场上的感觉,在战场上时他才有了为国报仇的激昂情绪;他爱上了和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遇到难应对的局势,可能要待在一个地方几天几夜,他也不觉得苦闷,只觉得身边有一群和自己一样不怕牺牲的战友们,这是无比幸运、自豪的。

张英才此时更加成熟,也更加有谋略,他明白一位优秀的革命家,不能只有盲目地硬冲,更要有机警、随机应变的灵活战略。

1945年,张英才已经被提拔为9连的连长。一次上级命令他进攻长治,张英才提前做好排兵布阵,打算趁晚上可见度低,对防守相对松散的北关发起进攻。但9连的新兵蛋子们居多,不像经历多场战役的老兵稳重,最后惊动了国民党的守军。

张英才发觉后,连忙命令部队后撤,找就近的遮挡物躲避。正好后面便是几栋相隔不远的房子,张英才便暂时决定在此与敌军展开周旋。

但紧密相连的房子地理位置是好,但非常容易被敌军包围,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黑压压的敌军便将这几栋房子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张英才见此情形早已想好对策,他命一小部分将士在房屋的遮挡下,与敌人展开枪战,不必真刀真枪,只要吸引注意力就可以了。

真正的大部队,此时正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地挖着地道,将这几栋房子连通起来,这样一来通信方便了,也更加安全了。张英才带领9连的兄弟们在地道内顽强抵抗,对于敌人强硬、密集的攻势没有屈服。

敌军先是派来许多步兵对着房子一顿扫射,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到了下午,十几门迫击炮就罗列在这几栋房子前,不间断地进行轰击。面临如此严峻的战局,张英才等人依旧死死守住这道防线,一整天下来,共击退了敌人22次进攻,击毙敌军三百多人。

弹药用尽了,英勇无畏的将士们从被击毙的敌军身上拿,来补贴自己作战物资。幸运的是,这几栋房子里也有些干粮,加上将士们自己随身携带的,饮食也不是大问题。

经过数天的鏖战,张英才带领团结一致的9连突出了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圈,一举拿下长治,国民党这次战役损失严重,不仅死伤无数,很多好装备也丢了。

战斗结束后,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部为了奖励、表彰这次战役中表现突出的9连,特授予“铁的九连”荣誉称号,既夸赞了9连将士们如铁一般的团结抗敌意志,也表示了对他们如铁一般的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精神。

如果说长治这次战斗是张英才的第一次展示自己的作战谋略,那么吕梁战役就是张英才一举成名的战斗。

1946年,张英才继续以一名连长的身份参加了吕梁战役,这也是张英才第一次参加的大规模战役。

讲到吕梁战役,就要提一下这场战役发生的背景了。11月上旬,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对延安重地起了歹念,妄图调遣所有精锐力量攻城,拿下当时的革命中心。考虑到路途奔波、时效问题,他决定从晋南抽调兵力,共调来了4个旅的兵力,来增援攻破延安的兵力。

但这一行动被我们的毛主席看在眼里,他沉着地思考后,胡宗南此次突然抽调,晋南必然会兵力不足,拢共只剩下有6个旅的兵力。吕梁地区有十个县区仅剩下第二战区一个团的正规军,其余都是未经实战的保安团为主的地方小部队。权衡利弊后,毛主席果断下达命令,命第四纵队和第二纵队包围吕梁地区,联手拿下这些县区。

11月22日,各个得到命令的部队开始向吕梁逼近,本来就防守松懈的大宁、永和、蒲县、石楼等县城,在我军的攻势下,很快被拿下,攻占吕梁的大计正在按照设想的一步步推进。

计划的最后,便是敌军防守严密、作战兵器先进的隰县、中阳,这里的战事就像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在吕梁其他地区结束战斗后的兵力,最终在隰县、中阳汇合,最终经过多番攻势,解放了北起中阳、南至吉县、西临黄河、东抵同蒲铁路之间的广大地区。胡宗南得到消息后,下令两个原定攻击延安的4个旅的兵力撤回晋南,挽救当前战局。

得到命令的敌军行军将至东阳村。我军洞察了这一走向,上级连忙下令就近的张英才的9连前往东阳村进行埋伏。

收到命令的张英才刻不容缓地带领战友们前往熟悉地形,找到合适的位置。然而这次他们面临的局势更加严峻,这一次不再是守城的国民党了,这次是装备精良、足足一个整编师的敌军。

我军却只有三个连,武器也没有他们精准,连里还有不少年纪轻轻、毛手毛脚的新兵。

张英才料想到,按照国民党的作风,他们一定会仗着自己的武器装备好、人数多,认为我军会死守一隅,不敢轻易反击。

面对力量悬殊的双方,张英才打算走一招险棋。他从自己的队伍中抽调了三十多个气血方刚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敢死队”,他们像自己一样不怕死、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等到敌军行至东阳村下时,张英才便率领着这些一心求死、报效祖国的“敢死队”向敌军发起攻势,他们单刀直入,但气势盖世,每一位将士都像有无数人支持一般英勇无畏。国民党哪里见过这样不怕死的人,一时间竟不知下一步应该是举枪还是逃跑。

一个跑,个个跑,被9连“敢死队”气势吓到的国民党队伍只好丢掉武器,紧急后撤,他们担心继续向前走会陷入埋伏。

张英才见到将士们被这一幕深深鼓舞,士气大增,便下令乘胜追击,收缴了不少先进的装备和弹药。但后来,因为3连和8连都到的消息有误,提前撤兵,张英才率领的9连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局势,敌军这次也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容易击败了。

但张英才还是没有慌乱,他知道就算今天交代在这了,也算是报答党和国家的栽培了。他转身对自己的9连说:“兄弟们有什么想说的,想留下的,就都写下来,不会写字的找会写的人代写,这次就算是最后一次上战场,也要打得漂漂亮亮的!我们没有退路了!”

看着自己英勇无比、视死如归的连长,9连的将士们斗志昂扬、情绪高涨。

在敌人的紧密攻势下,他们利用天然的地形为自己的行踪掩护,破釜沉舟般地与敌人殊死搏斗。敌人就像打不完一样,一次又一次发起攻势。9连的将士们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不停地高强度作战。

最终经过4个小时不屈不挠的抵抗,他们等来了八路军的援兵,他们里应外合,一举将敌人全部歼灭。

正是这次困难的作战后,军方为了表彰在此次作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张英才,决定授予他特等军功章,这时他才22岁,这也是他的第一个特等军功章,也被称为“战斗英雄”。

后来在1948年的豫东战役中,张英才再次凭借过人的战略能力,将敌人打得措手不及,即使面对先进唬人的坦克,也能灵巧应对,带领将士们化险为夷,重挫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同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张英才接到命令,带领一个营的将士们狙击国民党两个旅的北援兵力,拖延住两个师的突围攻势。最终出色完成了任务,冲进了敌军指挥所,击毙了敌军军长,再次为解放的胜利打下基础。

但提到革命的胜利、人民的幸福,这位老人又变得精神起来了,他觉得自己现在还能走路,还能为国家做贡献。

这位可爱可敬的“兵王”,最终在2018年7月于成都军区总医院去世。

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划上了句号,但他的革命经历是丰富又浓墨重彩的,那上面是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为国捐躯、舍我其谁的担当品格,这样的革命老兵,即使现在是和平年代,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感谢他们出生入死的义勇拼搏,换来了今天我们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其中有的战士已经葬于黄土之下,但他们的信念和精神我们不曾忘怀。正是有他们这一段血与泪书写的革命史,我们今天才能有所回顾和怀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历史是可悲的,让我们再次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敬意。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