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受降,两千美女引围观,谋臣陈平为何能善终刘邦临死道破玄机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96更新:2022-09-04 03:02:25

陈平一生充满传奇,他的代表作“六出奇计”,为刘邦谋天下,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众所周知,历个朝代的皇帝,江山坐稳后,大多会对功臣进行清算,都成惯例了。

像明朝朱元璋,对功臣们杀的杀,剐的剐。

刘邦也一样,当上皇帝后,韩信被杀,相国萧何、绛侯周勃蹲过监,樊哙被擒险些斩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而陈平却能安然无事,就是吕后专权那段多事之秋,他也能平步青云,安稳过渡,最后得以善终。

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邦为人粗野,没什么文化,看不起文人,对他们傲慢且无礼。

但他对陈平很客气,尊称他为“先生”。

刘邦刚开始并不尊重陈平,甚至还有点看不起他。

这又是为什么呢?

陈平阳武县户牖乡,即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刘邦是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也就是说陈平不是刘邦的同乡,刘邦不认识也不了解陈平的为人。

陈平并不是一开始就投靠刘邦的,而是辗转多次后才摸对了门道。

陈平先跟魏王咎,魏王任他为太仆。

陈平向魏王献谋,魏王没有采纳,又有人说他的坏话,陈平只好逃离。

过了一段时间,陈平又去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破秦。

后殷王因汉王叛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命令他率领魏王咎留下的士兵前往平叛,并降服殷王。项王任命陈平为尉,赏黄金二十镒。一镒合二十两。

过了不久,汉王又将殷地攻下,项王大为震怒,迁怒于前次平定殷地的将士。

陈平很害怕,便将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封好,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宝剑,抄小路逃跑。

陈平到修武,通过魏无知求见刘邦,刘邦跟陈平交谈后,觉得陈平的见解很合心意,当即任命陈平为都尉,做参乘,主管护军。

将士们一片哗然,都说:“陈平只是楚国的一个逃兵,还不知道他本事高低,就跟他同乘一辆车,并监督我们这些老将!”

周勃、灌婴也来诋毁陈平,说陈平虽然长得帅,其实只是个绣花枕头,美男子不假,肚里未必有货。

又说,陈平在家时,和嫂嫂私通。

在魏王不能容身,逃归楚王;跟楚王不合拍,又来投奔大王。

现在大王器重他,任命他为护军,他又接受了将领们的钱财。

这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不能重用啊!

刘邦听后也不禁狐疑起来,道德败坏又贪财的人,他是看不起的。

于是他就叫来引见陈平的魏无知,问他是否属实。

魏无知回答说:“属实”。

刘邦说属实你还敢引荐?!

魏无知说:“我为大王引荐的是陈平的才能,不是他的德行,大王要得到天下的,只要他的计谋有用就行,其他的乱七八糟有什么关系呢?”

刘邦一听有道理呀!又召来陈平问原因。

陈平解释说:“我在魏王那里供事,魏王不采用我的意见,所以我离开他,投奔楚王。

但项王只信任他所宠爱的项氏、妻家的那些人,我这才离开他。

我听说汉王能够识人用人,所以才来归附大王。

我身无分文,不接受钱财便没办法办事。

如果大王认为我的计谋可行,还有点用,那就希望大王采纳,反之,我收的那些钱财都还在,我请求退回并让我回家。”

陈平一番真诚至理的解释,终于打消刘邦轻慢之心,向陈平道歉,并重重地赏赐他,任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

事实上刘邦起用陈平是正确的,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起了重要的作用。

简要说一下:

第一计:施反间计,离间楚国的君臣。

刘邦听从陈平建议,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听任他自由使用,不过问他的支出情况。

用以离间项羽与亚父范增、钟离味、龙且、周殷等君臣关系。

陈平充分利用项王为人猜忌多疑,听信谗言,扬言钟离味等人认为功劳大,但封不了王,想联合汉王,瓜分楚国的土地。

项羽果然猜疑起来,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

项羽又派遣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情况。

陈平就让人备下丰盛的酒宴,命人端进。

等见到楚王使者,就佯装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竟是楚王的使者!”

说着让人把酒肴端走,换上粗劣的饭菜。

楚王使者大为不满,回去以后,加油添醋地将情况禀告项王。

项王又怀疑起亚父。

范增想快点攻下荥阳,逮住刘邦。

项王不信任他,不肯听从。

范增得知项王在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基本定局了,项王自己干吧!我请求告老还乡!” 项王也不挽留。

项王的无情让范增又气又恼,还没有到达彭城,就背上毒疮发作死了。

陈平达到了离间楚国君臣的目的,大大削弱了项羽的力量,为最后消灭项羽打下基础。

第二计:乔装诱敌,荥阳撤退。

由于项羽在荥阳围住刘邦猛攻,城池岌岌可危,形势十分危急。陈平就在军中寻觅到一个叫纪信的将军,他跟刘邦长得很像

然后对刘邦说:“请大王速写信给霸王,约他在东门接受投降。”

汉王同意了。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汉军便大开东门,二千名美女,袅娜娉婷地从东门走出去。

其他三个门镇守的楚兵,已收到汉兵投降消息,都放松了警惕,又一听东门外全是美女,便争先恐后地涌向东门,一睹为快。

忽然间,有人大喊“汉王来了!”

大家抬头一看,“汉王”果然坐在车里,仪仗队开道,慢腾腾地走出来。

等走到楚营时,霸王才猛然发觉,坐车上的不是汉王,是纪信。

刘邦已乘着东门混乱,从西门开溜了。

第三计:封韩信真齐王,使其死心塌地效命刘邦。

汉军大将韩信齐地所向披靡,节节胜利,大振军威。

而刘邦受着伤屯兵广武,与楚军相峙,双方处于胶着状态。

刘邦正闹心呢,韩信就派使者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说这样管理齐国才名正言顺。

刘邦一听火了,当着使者的面破口大骂。“老子被困在这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天天盼着他快点来帮我,他倒好,要立为假王!”

这时陈平桌案下猛踢了刘邦一脚。

要说刘邦也是极为灵敏,反应快,连口水也不用吞,继续骂道:“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做什么假王?!”

这一计的作用在于,它使韩信死心塌地效命于刘邦,就是后来的齐国人蒯通游说,也不能动摇韩信的决心。

第四计:联齐灭楚,刘邦得以战胜项羽。

终于到了形势有利于汉军了,士卒旺盛,粮草充足。

项王则士卒疲惫,补给紧张,项王不得已,才跟汉王定约,平分天下。东为楚河,西为汉界。罢兵各归。

汉王本想撤兵,张良、陈平劝他说:“打铁趁热,现在汉已占天下的大半,诸侯归心。而楚军已兵疲粮尽,这正是消灭楚的好时机。”

汉王从善如流,率兵追赶项王到阳夏,与项羽军队对垒。

派人和韩信、彭越约好,共同攻击楚军。

于是就有了十面埋伏,项王的部队在垓下被重重包围,最后项王自刎而死。

一代枭雄魂归,一个时代终结。

第五计:兵不血刃,智擒韩信。

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

将领们说:“赶紧发兵活埋这小子。”高帝默默不语。

高帝问陈平,陈平认为不能武攻,要用文取。

建议刘邦假装出游云梦,在陈县会见诸侯。

陈县在楚国西部边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必然到郊外前来拜见。

刘邦于是对外宣称出游,队伍尚未到达陈县,韩信果然在郊外的路上迎接。

刘邦早已准备,见韩信来了,二话不说就将他拿下,捆绑起来。

回到洛阳,刘邦赦免韩信,降封他为淮阴侯。

第六计:解白登之围,帮刘邦脱险。

韩王信投降匈奴,并和匈奴约定攻打汉朝,刘邦大怒,决定亲征逆贼,陈平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随。

匈奴单于冒顿诡计多端,详败引诱刘邦到平城,然后重重围困,七天七夜,吃不上饭,加上天气酷寒,汉军苦不堪言。

后刘邦采用了陈平的妙计,派人拿珠宝财物找单于的阏氏疏通,才得以解围而去。

陈平六次奇计,都帮了刘邦的大忙,刘邦也是有功必赏,六次为陈平加封,增加食邑。

等到汉朝建立后,功臣们陆续受到了清算。而陈平却安然无事。

在刘邦临终前,在相国人选问题上,和吕后一次对话,直接道出了玄机。

刘邦说:“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

这句话也是刘邦对陈平的最终评价。

就是说陈平虽然智慧超群,但是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不能独挡一面。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说萧何。汉王率兵东进,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后方,治理巴蜀,安抚民众,发布政令,供给军队粮草,为汉王进军作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汉王多次打了败仗,弃军而逃,成了光杆司令,萧何就征发关中士卒,军队源源不绝地补充到前线,以支援刘邦。

萧何不仅做了大量具体工作,而且还能从宏观的战略着眼,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独挡一面的人才。

再说韩信。韩信有将帅之才,他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井陉破赵二十万大军,生擒了赵王歇;采用广武君李左车计谋,修书降伏燕国,再平定齐国,最后,韩信率领军队与汉王会师,作为主力决战垓下,打败项羽,消灭楚国,可谓是战功彪柄。

陈平被认为难以独任,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正因为刘邦认定陈平文不能安邦定国,武不能占地为王,所以对大汉江山就没有威胁了。也就没有整他的必要。

而吕后也受到刘邦一席话的影响,在她当政以后,放心地对陈平加以重用。

除此之外,陈平还有几个优点,辅助他从容渡过官场风风雨雨:

一是不计前嫌,大度有气量。

陈平刚加入刘氏阵营时,周勃在刘邦面前中伤过他的。

如果陈平心地狭窄之人,定然记恨在心,伺机报复。

但陈平不会,在他和周勃接受刘邦诏令前去擒杀樊哙时,仍然和周勃有商有量,用最稳妥的方法处置樊哙。

吕后死后,陈平又和周勃密切合作,擒杀吕氏诸逆,成功将代王上位为文帝,保住大汉江山。

后汉文帝论功行赏,陈平坚持将右宰相让给周勃,甘愿退居当二把手。

这就是一种大度。

二是事不做绝,留有腾挪空间。

俗语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燕王卢绾反叛,皇上派樊哙率兵征讨,这时有人说樊哙的坏话。

高帝发怒,命令周勃代替樊哙领兵,陈平到了军中立即斩下樊哙的头颅。

陈平接受了诏命,在途中两人商量说:“樊哙是高帝的老朋友了,功劳大,又是吕后妹妹吕嬃的丈夫,身份显贵。

高帝一时愤怒才想杀他,怕将来要后悔的。”

最后两人决定把樊哙囚禁起来交与皇上,由皇上自己处置。

于是他们将樊哙反绑起来装上囚车,由驿站送往长安。

在返程途中,就听到刘邦驾崩的消息。

陈平怕吕嬃进谗言,马上派使者骑马急行,先行报告。

自己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安,并趁机在高帝灵堂内向吕后禀奏处理樊哙一事的经过。

在取得吕太后理解后,又坚决请求留宿宫中,担任警卫。

如果当初执行刘邦的诏令杀了樊哙,虽然也没错,但结果就不一样了。

正是这样,吕太后任命他做郎中令,吕嬃的谗言也起不了作用。

结果,樊哙被押到长安,便被赦免,恢复了原来的爵位和封邑。

三是收敛锋芒,隐忍待机。

右丞相王陵直率敢言,吕太后很不喜欢他。

太后打算立诸吕为王。

先问右丞相王陵。王陵说:“不行”,太后很不高兴。

又问陈平,陈平说:“行”。

问绛侯周勃,周勃说:“可以”。太后大喜。

王陵责备陈平、周勃:“当初跟高帝歃血盟誓时,你们难道不在吗?

如今高帝去世了,却要封吕氏子弟为王。你们竟然纵容她、迎合她的心愿,违背与高帝立下的誓约,将来在黄泉之下,有什么脸面见高帝呢?”

陈平、周勃说:“现在朝廷上当面反驳吕后,据理力争,我们是比不上您啊;

但要保全大汉江山,安定刘氏后代,王陵你又比不上我们了。”

王陵无话可说。

吕太后想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陈平只是假装顺从,收敛锋芒,隐忍待机。

等到吕太后去世,陈平跟周勃合谋,诛灭了吕氏宗族,拥立孝文皇帝即位,此事陈平是主要策划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陈平是个传奇,但他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

笔者认为他所犯最大的错误就是:惠帝逝世后,他为了免除灾祸,听了留侯张良儿子张辟强的建议,请求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二军。

并请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在朝廷里掌握重权。

吕氏家族掌控朝纲也是从此开始的。

虽然陈平可能没有意识到吕氏擅权乱政的严重后果,但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是不能原谅的过失。

况且,张良儿子当时才十五岁,就是一个初中生,陈平为何要听他的呢?这背后有没有张良的影子呢?

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曾经说过:“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

张良世代为韩相,官宦出身,有远大抱负和志向,这是陈平所能比的。

但草根出身,穷得只能用席当门的陈平,也能成为汉之谋臣,和张良平分秋色。

而比起张良的学辟谷术,随赤松子遨游的消极逃避的做法。

陈平既能直面担当,挽救大汉于水火之中,又能得以善终。

这是不是更有积极意义呢?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