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旭诛杀权臣培养新势力起用一批庸才的行为加速了后蜀的灭亡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17更新:2022-09-03 17:19:52

导言:五代十国是历史上有名的割据混乱时期,经济文化并不发达,后蜀和南唐算是当时比较发达的两个国家。后蜀这个王朝比较短命,统治总共持续了31年,仅经历了两代君主。开国皇帝孟知祥建国半年就崩殂了,他的儿子孟昶即位后又持续统治了31年。很多人诟病孟昶执政后期的骄奢淫逸,纸醉金迷,导致了后蜀的灭亡。其实孟昶在位前期在政治上是很积极的,但是他诛杀权臣、培植新势力的行为,虽然巩固了皇权,却起用了一批庸才,导致了后期的统治江河日下,最后走向灭亡。

(一)严惩“二李”,以正皇威

孟知祥经过十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下了后蜀的江山,奠定了后蜀的地位。但是,他仅即位半年就崩殂了,立儿子孟昶为太子。但是处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年少的孟昶能否坐稳皇位还未可知。建国初期,政权未稳之际,创业皇帝就仓促离世,只留下年少的儿子治理江山。内有强臣,外处乱世,当时的政治情况凶险异常。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的那样:

“(枢密使)王处回夜启义兴门告赵季良(高祖已崩),处回泣不已,季良正色曰:‘今强将握兵,专伺时变,宜速立嗣君以绝觊觎,岂可但相泣邪! ’处回收泪谢之。季良教处回见李仁罕,审其词旨然后告之。处回至仁罕第,仁罕设备而出,遂不以实告。”

李仁罕是当时的强臣之一,企图趁孟知祥辞世之际发动兵变,取而代之。拉拢宰相赵季良等被拒,心有不甘,又对新君提出无理要求,致使新君勃然大怒,一举诛灭了李仁罕及其党羽。

关于李仁罕被杀一事,史书记载各有不同。例如《九国志·赵廷隐传》云:

“昶袭位,李仁罕求总六军,将图非望。以廷隐为六军副使以制之。”

这本史书记事简单,旨在强调赵廷隐与李仁罕之间的矛盾,为赵廷隐与孟昶合谋诛杀李仁罕埋下伏笔。但是同书的《李仁罕传》的记载却与以上记载不甚相符。书上记载:

此处记载的李仁罕死因是由于他得罪的人多,被众人诬陷致死。综合几部史书的说法,李仁罕可能并无谋逆之心,只是他自命不凡,以功臣自居,轻看刚刚即位的少年皇帝,这一点就足以触怒天子威严。他的结局自然不会太好。

诛杀李仁罕一事不仅表明了孟昶对待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大臣的态度,还体现出了这个少年皇帝胸中的谋略。面对强臣,他头脑清醒,从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底牌。暗中积蓄力量,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势力,即使是李仁罕的外甥,他也极力拉拢。孟昶靠着大臣的支持,不仅树立了新君的威严,还稳固了自己的政权。

李肇是孟知祥创业时期的旧臣,也是当时的强臣。他居功自傲,对新君很是傲慢。据史书记载:

“李肇闻蜀主即位,顾望,不时入朝,至汉州,留与亲戚宴饮逾旬;冬十月,庚午,始至成都,称足疾,扶杖入朝见,见蜀主不拜。”

见新君不拜,可见他多么傲慢。但是听说李仁罕被杀的当天,他立刻“释杖而拜”。可就算这样,孟昶还是“罢其军务,改太子少傅,徙邛州”,至死都没有再重用过他。

通过对“二李”的严惩,孟昶不仅树立了新君威严,还巩固了自身地位。但这些就当时动荡的政局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稳固自己的统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收回外放权力,巩固统治基础

自古君王皆多疑,这句话用在孟昶身上也能完全成立。孟昶不相信任何人,即使是赵季良、王处回等忠心耿耿的大臣也没能例外。他一直想方设法地削减元老大臣的权力,见缝插针地安排自己的亲信。

赵季良是孟知祥的主要谋士,在建立后蜀的过程中功不可没,“每有谋议,无不见从”。因此在建国后,得到了很多赏赐,地位显赫,成为当仁不让的实权重臣。在孟知祥去世后,赵季良又在诛杀李仁罕一事上立下大功,孟昶对其加官进爵。

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即使手握重权,也丝毫没有骄傲自大,目空一切。但是这样仍然没能消除孟昶的疑忌,他依然处心积虑地想要削弱赵季良的权力。

明德二年,孟昶增设御史中丞为宰相,打破了赵季良一人独掌相权的局面;广政元年,又任命武信节度使、同平章事张业身兼数职,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广政三年,赵季良主动上书请求财权一分为三,这样就形成了三者互相制约的局面。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孟昶如愿以偿地削弱了赵季良的相权,成功地将权力收归自己手中。

除了赵季良,枢密使王处回也是孟昶的严防对象。他与赵季良同为功臣,同样拥护了新君,对孟昶忠心耿耿。但是他为了削弱枢密使王处回的权力,曾让自己的亲信韩保贞做枢密副使。名义上是帮助王处回分担政事,实则是削弱其权力。

通过分解手握重权的大臣权力,孟昶一步步地把权力收归自己,为早日稳固自己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亲信,建立权力体系

为了稳固自己的新生政权,孟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意培养了新的政治势力,以达到稳定时局,各种势力互相牵制的目的。

“蜀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性豪侈,强市人田宅,藏匿亡命于私第,置狱,系负债者,至有瘐死者。其子检校左仆射继昭,好击剑,尝与僧归信访善剑者,右匡圣都指挥使孙汉韶与业有隙,密告业、继昭谋反;翰林承旨李昊、奉圣控鹤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复从而谮之。甲子,业入朝,蜀主命壮士就都堂击杀之,下诏暴其罪恶,籍没其家。”

张业事件波及到了老臣王处回,他便上书告老还乡了。张业和王处回都处置之后,孟昶又开始对赵廷隐下手。于是他便上书称自己病了,请辞去军职。就这样,孟知祥遗命仍然健在的三位大臣,死的死,活着的也被剥夺了权力。

孟昶在前期的时候,通过心中的谋略,逐渐将权力收归到自己手中,从这个角度出发,他是成功的。他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中成功站稳脚跟,不得不令人佩服。但是由于他忽视了国家政事需要有才能的人来处理,所以他在后期用人上频频出错,直至失国。

他重用自己任命的官员,根据史书的记载:

“初事高祖为押牙,及(高祖)登极,以为丰德库使,兼广义库使。后主嗣立,累迁眉州刺史、枢密副使,已复为汉州刺史,拜宣徽北院使”。

之后对韩保贞多次加官进爵。枢密使王处回被孟昶解权之后,

“蜀主(孟昶)以普丰库使高延昭、茶酒库使王昭远为枢密使,以其名位素轻,乃授通奏使,知枢密院事。昭远,成都人,幼以僧童从 其师入府,蜀高祖爱其敏慧,令给事蜀主左右;至是,委以机务,府库金帛,恣其取与,不复会计”。

孟昶如此重用高延昭、王昭远等人,在高延昭觉得自己无力胜任之际,又任用与自己自小亲密的表兄弟伊审徵为枢密使。除了韩保贞、高延昭、王昭远、伊审徵等,孟昶重用了很多人。这些人并不是才能出众之辈,而是与他关系亲密的人。这样看来,孟昶用人用亲而不用才,丝毫不讲原则。提拔了如此多有权力的大臣,无疑是给自己的江山埋下隐患。

孟昶用人不当的失误,其实在当时就已经有人察觉。例如史书记载:

“李太后以典兵者多非其人,谓蜀主曰:‘吾昔见庄宗跨河与梁战,及先帝(孟知祥)在太原,平二蜀,诸将 非有大功,无得典兵,故士卒畏服。今王昭远出于厮养,伊审徵、韩保贞、赵崇韬皆膏粱乳臭子,素不习兵,徒以旧恩置于人上,平时谁敢言者,一旦疆场有事,安能御大敌乎!以吾观之,惟高彦俦太原旧人,终不负汝,其余无足任者。’蜀主不能从。”

连久居深宫的李太后都已经看出了孟昶用人惟亲的失误了,可见他重用的人真的很平庸。这些庸才在和平时期做官掌权还看不出弊端,但到了战事来临的时候,后蜀的运数也就到头了。其实,孟昶后期的失误归根结底是他用人的失误。

开国皇帝孟知祥建国半年辞世,其子孟昶在乱世中少年就位。为了维护其政治集团的稳定,摆脱权臣,他先后采取杀戮、罢黜、分权等一系列措施,将军权从先主为他选择的辅政大臣手中夺回,有力地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实现了一人掌权的目标。

参考文献:

武建国《略论孟昶》

曾智中《前后蜀之败亡》

司马光《资治通鉴》

欧阳修《新五代史》

吴任臣《十国春秋》

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