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推崇的人「李白的诗才是怼人的最高境界难怪没人敢推荐他」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63更新:2022-09-03 17:19:09

文|李思达

后辈学子将自己得意的诗文献给官场前辈长者,期待他们看中自己的佳作代为宣称扬名,这种被称为“干谒”的行为,在唐代乃是一种公众认可的做法。因此,李白从不曾讳言,他20岁入成都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投刺拜谒被贬到四川的益州刺史苏颋,以自己诗文干谒。多年之后天宝十二年(753),李白在给安州刺史裴宽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还将其作为值得骄傲之事,主动并且详细地讲述了此事,甚至就连细节是他主动去路上迎接苏颋投刺,然后献上他《明堂赋》《大猎赋》和其他一些的辞赋诗歌,获得苏颋当面赞扬的情景一一和盘托出。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现代,林凡,工笔国画

据李白回忆,当时苏颋见了他的文章习作之后,公开对自己的同事夸奖李白:“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这段夸奖不难理解,很明白地说李白假以时日能与司马相如比肩。话中唯一生僻之处是“专车之骨”,这是在用《史记》中孔子告诉吴侯上古禹杀防风氏的典故,以此夸奖李白见闻广博。显然,这段夸奖不是虚誉,苏颋对李白必然有所表示,不然李白也不会把此话记了一辈子,甚至50多岁时还会写出来炫耀。据杨慎的《北梦琐言》记载,苏颋不是口头说说,已经进入了实操阶段,草拟了一份《荐西蜀人才疏》,在其中大力褒奖赵蕤、李白师徒,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但从后来史实来看,这个推荐信并没有发出去,最终整个事情莫名其妙就不了了之。眼见大有成功的希望,但最终结局却是让这个热血青年吃了哑巴亏,从此再无下文。看来,即便是诗仙李白,刚从山中出来踏入社会之始,也避免不了被人涮的下场啊!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

为什么明明看上去一帆风顺的李白干谒会失败?这恐怕还是李白自己的问题。很可能是他在山中独自读书,对官场人情世故知悉甚少,不知不觉得罪人有关。其实,他这次出山,不仅去干谒了苏颋,同时也走了另外一位当地长官渝州刺史李邕的门路,大概是因为李邕对他有点冷淡,结果心高气傲的李白狂士之风发作,写了一首《上李邕》作为回答: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桓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一派狂傲之情跃然纸上,几乎就是在直接面斥李邕有眼无珠。固然,这种傲骨是李白的优点之一,而且他也有这个天赋,可以藐视任何其他文人。但问题是,这个李邕不仅是当地直属长官,还在武周和中宗朝历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这种清望官,并且是著名古文注释家李善之子,地位、名望、家风样样具足。和这种大人物比起来,此时的李白真就是不知道从哪座大山里钻出来的愣头青。可他居然真敢就这样硬怼了上去,就算苏颋看得上他的才华,在读过这首《上李邕》之后,恐怕也只能苦笑着把推荐信悄悄撕了吧。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