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有没有李云龙(亮剑李云龙最后打仗了吗)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59更新:2022-08-21 16:16:54

相信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们,一定会对剧中李云龙的独立团骑兵连为掩护团主力突围而与日军骑兵殊死搏杀、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桥段印象深刻。尤其是骑兵连长孙德胜最后独臂单刀向敌人发动决死冲杀,在让观众泪目的同时,更是塑造了一个极为出色的艺术形象。然而,不少人对这种中日两军骑兵的对决表示质疑,认为自机枪大规模运用后不可能还有这种骑兵间的较量。殊不知,在抗战中,人民军队骑兵不仅有完全不输电视剧的表现,而且还赢下了中日骑兵间的交锋,给高傲自大的日军骑兵狠狠地上了一课。

1942年4月29日,日军独立混成旅第7、1、8旅团及伪军一部共1.2万人,合围冀南抗日根据地机关所在地,这便是冀南"四·二九"大扫荡。危急时刻,第129师骑兵团拼死冲杀,在日军封锁线上劈开一个缺口,使得根据地机关得以疏散至大辛庄。然而,由于需要照顾伤员,八路军行军速度减慢了不少。日军则昼夜兼程,迅速跟了上来。为掩护伤员,来自冀南财校的60多位学员自愿留下来断后。他们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高喊着口号,拉响仅存的一个炸药包,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后方的危险暂时解除,但日军得知八路军突围后,迅速派出了机动部队——第4骑兵旅团第26联队,前往组建新的封锁线。没办法,冀南军区参谋长范朝利(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只好把突围的任务交给了刚刚经历了一番血战、尚未休整的第129师骑兵团,命他们务必想尽一切办法,赶快打开一条新的通路。

开国中将范朝利

接到命令后,骑兵团团长曾玉良立即率部出发。今天,曾玉良这个名字可能会令大多数人感觉陌生。但在当时,他可是人民军队中赫赫有名的骑兵专家。曾玉良出身于红4方面军第30军,曾在西征中和另一员骑兵名将、日后的开国少将周纯麟率领红军骑兵与马家军骑兵连番血战,突出重围返回陕北,是西征红军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后来,他又和周纯麟一起,到喀什接受苏联红军骑兵教官的指导,成为当时我军中难得的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的骑兵人才。1940年初,曾玉良出任第129师骑兵团团长,很快就把骑兵团打造成一支劲旅。

这里需要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八路军与日军骑兵的战术战法。二战时期,除去美军等极少数军队实现了全摩托化外,像德军、苏军、日军等都保留了相当数量的骑兵。但是,这种骑兵早不是那种拿着马刀马枪去冲锋陷阵的突骑兵,而是因为摩托化载具不足、所以将马匹当作机动工具的骑马步兵。他们行军时骑马,并用马匹驮载重武器,到达交战地域后还是要下马,使用步机枪、火炮等进行步战。这种骑兵,更像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各国的龙骑兵。而日军第4骑兵旅团就是这样一支龙骑兵,其第26联队不仅下辖三个骑兵中队,还辖一个机关枪中队、一个迫击炮中队,及一个野战炮中队,额定编制950人。

与日军不同的是,八路军骑兵则是一支标准的突骑兵。野战中,八路军往往依靠骑兵先行冲击敌方,造成敌部署混乱,或打开缺口,从而为己方步兵扩大战果创造条件。可以看出,八路军是在没有坦克机械化力量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将骑兵当成"土坦克",作为突破矛头使用。但由于骑兵相比装甲部队缺乏防护,目标特征比步兵还大,在面对优势火力的敌人时易遭受巨大伤亡。故而八路军指挥员对骑兵的使用都特别慎重,所以《亮剑》中李云龙不允许骑兵连参加对山崎大队的围攻,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八路军骑兵,可以看出是典型的突骑兵部队

可见,第129师骑兵团绝对是碰上了硬茬——主要使用马刀冲击的他们,遇到了有枪有炮的日军骑兵。关键是日军的马都是东洋大马,比起八路军靠缴获装备的驳杂马匹要好得多。而且,八路军弹药匮乏也是出了名的,战斗时往往打三枪就冲锋,被称为"三枪八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两军猝然相遇了。

当时,骑兵团由于经历了连番恶战,减员严重,即便将通信、侦察人员补充进战斗部队,其麾下四个连也只有320人。曾玉良深知此战形势异常严峻,于是在看见日军骑兵后,他下令立即调转马头——跑!

日军一看,到手的鸭子要飞,立即加鞭疾驰,追上前来。第129师骑兵团长期坚持敌后作战,来无影、去无踪,屡屡给日伪军以痛击,还让敌人抓不到。正是因为这个"骑兵集团"(日军对第129师骑兵团的称呼)搅得冀南日伪焦头烂额,日军这才调来了曾经在日俄战争中战胜过哥萨克骑兵的王牌——第4骑兵旅团来对付骑兵团。此番第26联队出战,为的就是彻底消灭第129师骑兵团。要知道在抗战的正面战场上,按照日军的作战惯例,其一个大队就敢攻击蒋军一个师,一个联队能和蒋军一个军正面硬扛。而如今,为了对付八路军一个骑兵团,他们竟出动了一支精锐的骑兵联队,第129师骑兵团名气之大可想而知。

日军骑兵

见日军跟了上来,曾团长乐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双方追逐了一阵,看看战马累得差不多了,曾玉良立即下令,停止前进,拔刀出鞘,成战斗队形展开。只听"哗啦"一声,骑兵团立即摆成了一个锥形阵,军旗立在中间。日军一看,八路军要进攻了,顿时激动起来。领头的日军军曹一吹哨,日军骑兵也停了下来,而后迅速变阵,也摆了一个锥形阵,和骑兵团相对,两军各自的锥尖都指向对方的锥尖。日军6名军官位列在锥头的最前面,都戴着白手套,举起马刀自上而下把刀一划,只听一片"半载"(日语万岁之意)的喊声,所有日军的马刀也顿时出鞘,这就是日军骑兵的"贵族范"。

或许有人该问了:不对啊,日军骑兵不是一支龙骑兵吗?他们怎么不下马使用枪炮步战,反而要和八路军骑兵拼刀子呢?

日军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中了曾团长的计——曾团长为什么见到日军后,什么都不干,先掉头往回跑?因为他早就将两个连的官兵埋伏下来,并把全团仅有的三挺轻机枪交给他们,命令道:听见我喊开火,你们就打,要用最快的时间把所有子弹打光。布置妥当后,他才带着另两个连前来诱敌。日军骑兵求战心切,一看八路军骑兵来了,于是急忙追上前去,这就把其队伍中那些行动速度较慢的机枪、火炮班组落在了后面。当看到八路军摆出冲锋的架势后,日军大喜过望——今天可找到大显身手的机会了,于是也立即布好阵势,准备大杀一场。

明白了吗?曾团长压根没想跟日军拼刀子。他是在赌日军骑兵一定会向自己冲过来,决心"敌半渡而击之",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那么,曾团长就不怕日军不上钩、而是按照其惯用战法,等着机枪、大炮赶上来再发挥火力优势步战吗?

你别忘了,前面说过,日军的骑兵是他们"贵族兵种"。既然是贵族,优越感和自豪感就不是一般的强。既然八路已经准备拼刀子了,那我又岂能不和八路过过招呢?要是靠机枪、大炮打败这群人,多胜之不武啊!所以,曾团长摆出这个冲锋的架势,完全能够让这帮自我感觉良好的日军骑兵失去正常的分析判断了。

影视剧中的日军骑兵形象,"贵族气息"浓

曾团长赌的就是日军骑兵的骄横。

只听一声哨响,日军开始冲锋了。渐渐地,日军骑兵速度越来越快,他们所有人的马刀都指向前方,嘴里嗞哇乱叫。而这边的八路军呢——纹丝不动。眼看八路军行动迟缓,自以为捡了便宜的日军再也无所顾忌,所有人都疯一般地疾驰过来,队形也开始混乱。就在这时,曾团长大喝一声:"给我狠狠打!"话音刚落,日军骑兵两侧就飞来了密集的子弹。日军猝不及防,冲在前面的人纷纷落马。由于他们的速度已经很快,短时间内来不及刹车,也来不及躲避,所以前面的人和马一倒,很快就把后面的绊倒了。就这样,日军越倒越多,转眼间就倒了一大片。曾团长见时机成熟,又是一声大喝:"出刀,杀!"

日军骑兵

现在,轮到八路军动手了。可那些打埋伏的战士急眼了:我这子弹还没打光呢,你们怎么就冲了?可见曾团长也心疼弹药啊!此时日军战意已经崩溃,一些"武士精神"比较强的也没撑多久,就被砍下马来。剩下的日军没有丝毫犹豫,一鼓作气跑了个无影无踪。战后,骑兵团报告说歼敌230余人,自身伤亡仅24人。然而后来日军为此役损失的战马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先后收拢了马匹遗骸360多具。马都死了这么多,人肯定也不只死了230个,可见骑兵团的战果应该更多才对。

大辛庄一战,第129师骑兵团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锐我疲的不利局面下,巧施妙计,一战重创日军骑兵第26联队,不仅成功掩护大部队突围而走,还在人民军队战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此役过后,日军第4骑兵旅团旅团长小原一明少将被第12军司令土桥中将痛骂一顿。小原懊恼地说,不是我们不勇敢,也不是八路技战术水平更高,但论临战机变,"恐怕远东亦无出其右者"!

令人遗憾的是,1943年在山东曹县的战斗中,曾玉良团长不幸牺牲。考虑到他的老搭档周纯麟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可以说人民军队损失了一位优秀的开国将军。

1、萨苏《退后一步是家园——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2、王外马甲《中国骑兵》

3、傅建文《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纪实》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