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女主小说(魏晋南北朝下一个朝代是什么)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6更新:2022-08-20 22:09:56

当精致、可爱、害羞、美丽、漂亮……这些形容词用来形容男性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如今的一些小鲜肉真的要比女人还精致娇媚,比女人还会保养美容。

女性化似乎是现代男人成为偶像和男神的主要通道,似乎唯有此路才能大火,反观那些走阳刚路线的男性被追捧的程度却小很多,这既是社会多元化的体现,也是市场的选择,似乎无可指摘。

但是在女性化的趋势下,国人的未来值得我们担忧,因为古代有一段时期可以作为前车之鉴,这就是魏晋时代。

魏晋风流令无数后人心驰神往,但是不得不说,这种风流是建立在男性女性化的基础上的,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如此。而晋王朝的短暂统治和晋人的软弱偏安和女性化是分不开的。

魏晋时期,除了出生和才干被重视外,一个人最被看中的就是长相。在那个年代里,长得帅是确实可以当饭吃的。因此在拼完出生和才华后,魏晋老百姓特别是上层社会人士就不可避免地开始拼长相。

现代人有一系列化妆品,古人虽然条件不够,但化妆品还是不少。

首先,化妆需要的是镜子,魏晋时期铜镜已经很普及,铁镜也开始出现。南朝庾信有诗“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这一时期已经有装载在玉盒子里、可以随身携带的小镜子。同时,魏晋士族的生活十分小资精致,他们在镜子上刻了大量神兽、花饰等纹饰,让镜子更加美观。

其次是化妆品。

粉:魏晋人最在意的部位是脸,他们最看重的化妆品莫过于粉。粉分为米粉和胡粉,米粉采用米汁制成,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因此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

米粉的优点是黏性强,可以较强时间保持面部白净光洁;胡粉在汉朝就开始出现,用铅制成,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成分也相对复杂,包括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

胡粉的优点是细腻润白,易于保存,和米粉相比是高端货,因此胡粉刚出现的时候只有皇帝身边的红人才用得起,后来才因为品质好而逐渐取代了米粉。

熏香:精致的男生当然要走路飘香。魏晋的熏香是进口货,主要来自于“安息诸国”,这种进口货有经久不散的奇香,是当时士人居家旅行的必备良品。曹操曾经下令禁止过烧香、熏香,但这一纸文书丝毫阻挡不了潮流的发展。

口脂:即唇膏,作用与现代唇膏大抵相同。

香泽:即润发的香油。香泽在汉代开始出现,魏晋时期被发扬光大。

鸡舌香:即古代版口香糖。东汉大臣应劭年老口臭,皇帝赐他鸡舌香,含在嘴里起到清新口气的作用,后来三省郎官含着鸡舌香奏事就成了惯例。

总之,各种各样的化妆品让魏晋的名士越来越精致,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逐步走向女性化。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手持粉白,口习清言,绰约嫣然,动相夸饰”,几乎人人如此。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让魏晋名士们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抹令人洒脱、但也很病态的风韵。

魏晋时代是一个美男子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美男子批量产生,不胜枚举。当然这也是一个人们对男性的美狂热追求的时代。

其实从东汉开始,就有女性化的小火苗蠢蠢欲动了。

最先冒头的是东汉李固,李固是东汉名臣,他为人耿直,一生都在和权臣作斗争。同时李固也是典型的东汉士大夫文人,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领袖,喜欢“胡粉饰貌,搔头弄姿”,这种行为被士子争先模仿,直到在魏晋时期发扬光大。

曹魏时代,男子化妆成了潮流。曹植极其喜欢傅粉,见名士之前要“取水自澡讫,傅粉”;曹操的养子何晏更是傅粉界的扛把子,他“动静粉白不去手”,随时随地都要补妆美容,行步之间顾影自怜,而且还“好妇人之服”,是个实打实的“小白脸”。

曹植、何晏二人拥有曹魏时代的盛世美颜,同时对粉有狂热的喜好,堪称偶像派。除此二人外,还有被称作“玉树”的夏侯玄、“风姿特秀”的嵇康等等。

西晋时期,美男子大受追捧,最受欢迎的要属潘安和卫玠。潘安“妙有姿容”,相传, 每次出门都会被良家少女拦在路上好好欣赏不让走。潘安还喜欢和好朋友、另一个美男子夏侯湛一起出门,“有美容……时人谓之‘连璧’”;卫玠则是西晋版林黛玉,被称作是“珠玉”,但他身体很不好。

由于长得太美,出门的时候观者如墙,人潮拥挤,卫玠回去就生了场大病死了。除二人外,“容貌整丽”的王衍、号称“玉人”的裴楷等等。

东晋时期,名士们继承了西晋时代的审美标准。王羲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本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美男子,他对另一位美男子的评价是“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不难看出,王羲之对男人和女人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除王羲之外,还有“有美形”的王恬、“如春月柳”的王恭等等。

魏晋时代盛产美男子,这一时期对男性的审美标准就是偏女性化,男性长得白才算好看,当时的美男子几乎都被评价为“玉人”。

这些“玉人”往往能官运亨通,无往不利,比如“丰姿神貌”的庾亮就因为颜值高让陶侃一见倾心;而长得丑的一般会“颓然自放”,自己放弃自己了。

魏晋这种女性化审美一直延续到南北朝,南北朝时期的美如妇人的韩子高、龙阳之姿的慕容超、容貌俊美的高长恭、风流倜傥的独孤信等等都是这种审美标准下的著名美男子。

其实在南北朝之后,这种审美标准依然被继承,比如隋唐五代时期男子喜欢“为妇人之饰”、宋代男子喜欢头上簪花等等,不过从隋唐开始胡人豪放的血液融入中原,女性化的柔弱气息中注入了大量阳刚气息,国人也在追求美的同时保留着至刚至大的浩然正气。

大唐书魂颜真卿:比书法更震撼的是,他在安史之乱中的坚守与傲骨

古代公认的大才子们,为何都科举落榜?

晋朝亡国之君司马德文退位时为何很高兴?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亡国君的下场大都很不堪,或被杀或受辱,鲜有能以体面方式落幕者,其中晋朝的亡国之君-晋恭帝司马德文堪称典型。不过,司马德文在被废黜之前,却表现出异常兴奋的表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司马德文是孝武帝司马曜的次子,安帝司马德宗的亲弟弟,出生后不久被立为琅琊王,并在成年后屡屡出任要职。安帝不仅是个白痴,而且在位期间先后被权臣司马道子、司马元显、桓玄、刘裕等人挟持,在政事上毫无自主性,属于货真价实的“白痴傀儡皇帝”,而司马德文作为他的亲弟弟,只能力所能及地匡救国家,尽量不让江山败在兄弟二人手里。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刘裕掌权十余年后,在诛除异己、建功立业的同时,很自然地便动了篡位称帝的念头。其实刘裕本想废杀安帝后便称帝,但因为当时民间盛传一句谶语“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是孝武帝司马曜的字),所以为应合它,便在杀掉安帝后,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晋恭帝),时在义熙十五年(419年)一月。

司马德文虽然当上皇帝,但他心中很清楚,自己跟被毒死的哥哥一样,不过是刘裕手中的傀儡,漫说不能自主处理朝政,哪怕是稍有不慎还会有性命之忧,所以为了保全身家性命,最好的办法便是无限度忍耐,不让刘裕抓到加害自己的把柄。正因如此,晋恭帝对刘裕的篡位工作极度配合,俨然成了后者的“橡皮图章”。

但不管恭帝如何低调、配合,都不能打消刘裕心中愈发坚定的篡位之心,所以等到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便派大谋士傅亮手持草拟好的禅位诏书,入宫逼迫恭帝誊抄,然后以他的名义颁行国中,并让出皇位。按照常人的理解,此时的晋恭帝就算不敢违抗刘裕的意愿,但基于社稷倾覆、家国沦丧的结局,至少要表现出哀戚痛苦的神情。

然而司马德文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他非但没有表现出不舍、悲情,反而高兴地对侍臣们讲:“当年逆贼桓温篡位时,司马氏已经失去江山,好在有刘公的匡扶,才让晋朝的国祚延长近20年的时间。如今刘公应天受命,得到万民的拥戴,自然应该建元称帝,我怎能再占据至尊之位呢?所以今天的事情,朕是心甘情愿的。”说完,晋恭帝便亲自誊抄禅位诏书,并交给傅亮。

傅亮讽晋恭帝禅位于宋,具诏草呈帝,使书之。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遂书赤纸为诏。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

同月,刘裕正式取代司马德文,建立刘宋帝国。按照魏晋两朝的惯例,新王朝的开国皇帝应该善待前朝的亡国之君,不仅要保全他们的性命,而且还要待其以外国君主之礼,唯此方能显示自己的宽仁大度。然而刘裕却认为自己掌权时间过短,如今却取代司马家称帝,恐怕会引起晋朝遗老遗少们的强烈不满,所以为了清除不安定的因素,必须要铲除晋恭帝。

所以刘裕在称帝后,虽然在表面上对司马德文很是优待,不仅封他为零陵王,还允许他保留天子名号、威仪,但内心深处却早藏杀机。而晋恭帝似乎也察觉出刘裕的居心叵测,所以为了自保,便每日躲在王宫中不敢外出,并且时刻与褚皇后在一起,就连饮食也要由皇后亲自烹煮后才敢吃。但饶是谨慎如此,还是遭遇刘裕的毒手。

永初二年(421年)十一月,刘裕指使褚皇后的哥哥褚淡之,让他借探望妹妹褚皇后的名义,利用帝后二人分隔的机会,暗中派亲兵潜入零陵王府,用棉被闷杀司马德文。司马德文遇害时,年仅35岁。司马德文死后,刘裕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亲自在朝堂上为他吊唁三天,然后以天子之礼隆重下葬。

王自逊位,深虑祸及,与褚妃共处一室,自煮食于床前,饮食所资,皆出褚妃,故宋人莫得伺其隙。九月,帝令淡之与兄右卫将军叔度往视妃,妃出就别室相见。兵人逾垣而入,进药于王。王不肯饮,曰:“佛教,自杀者不复得人身。”兵人以被掩杀之。帝帅百官临于朝堂三日。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晋书》、《宋书》、《南史》、《资治通鉴》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