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赋于和伟反派(上阳赋于和伟结局)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04更新:2022-08-18 21:04:08

《上阳赋》中的王蔺其实是内心戏最为复杂的一个角色,所以才安排于和伟来演。

从最新一集的剧情来看,王蔺谋反兵败被下旨赐死,甚至连女儿王儇都不敢面对他。

更意外的是,王蔺临死之前都成了太后稳固权力的工具。

太后让皇帝给豫章王一个免死金牌,同时下旨赐死王蔺,以此来离间王儇与萧綦的关系。

没想到萧綦顾全大局,真的用免死金牌救了王蔺,还一路护送岳丈离开京城。

看似一切都结束了,那个位高权重的丞相王蔺就此退出舞台。

但是于和伟的这个角色却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坏的印象:野心极大、谋权篡位、死不甘心的阴谋家。

细细回味一下王蔺之前的所作所为和他对王家付出的努力,这个人不应该如此啊!

其实,在原著中王蔺并不是一个贪图权势之人,甚至还有些悲壮的感觉,如果说他是一个孤胆英雄一点都不过分!

01

王蔺出生在一个权势地位都高不可及的贵族。

身为王家的族长,他既要稳固王家在朝廷的地位,又要打压其他家族的崛起。

再加上王蔺婚姻生活的失败和儿子的自甘堕落,可以说王蔺的是一个孤独者,因为他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人可以协助自己。

唯一能与自己站在一条战线的则是皇后妹妹。

但是王蔺又怎么会想到皇后虽是王家之女,但心却从来不只有王家。

在王蔺心中太子根本不是一个能够承担起天下的人,但是他别无选择,只能尽心地帮助太子排除一切威胁。

其中,最大的威胁就是豫章王萧綦。

王蔺其实最怕的就是萧綦会造反,因为以他的能力和战斗力,全天下可能都没有人能与之匹敌。

所以王蔺才会把女儿王儇嫁给萧綦,以此拉拢关系。

这段联姻,其实不是为王蔺自己,而是为了太子皇位不受威胁。

王蔺错就错在他太相信自己的族人了,自己的妹妹和亲侄子竟然在最后一刻背叛了他。

02

皇后因为王蔺屡次掌掴太子而逐渐起了疑心。

为了保住太子的皇位,这个女人开始多疑起来。一方面要防豫章王造反,另一方又害怕哥哥王蔺会背叛自己。

皇帝死后,皇后用计让王蔺和豫章王发生争斗,想让两个威胁自相残杀,然后她在趁虚而入。

另一方面,太子也对这个舅舅产生了疑心,他甚至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会在最后一刻支持自己。

于是太子私自联系了豫章王,想借助他的兵力帮助自己顺利当上皇帝。

被夹杂中间的王蔺还一厢情愿地以为身后的皇后和太子都是自己人。他带着相府的兵马全力阻击豫章王进攻皇宫,最后惨败收场。

王蔺虽然嘴上总训斥太子无能,但是关键时刻从来没有背叛过他。

他唯一忌惮的就是豫章王会借助机会谋反篡上,到那时天下易主,王家必定会受到牵连。

王蔺最后败在了自己人的手里,可怜一世鞠躬尽瘁,终是未得别人信任。

03

而在原著中,王蔺最终的结局和电视剧《上阳赋》中的完全吻合,都是远走他乡。

只是两人离开的意境却完全的不同了!

原著的王蔺像一个孤胆的英雄消失在远方,他身后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悲伤。

没有人能懂他的处心积虑,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牺牲与付出。

“大成”有王蔺是一个幸事,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在防萧綦,也只有他一个人懂萧綦。

当王蔺离开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制约萧綦了。

最终的结果正如王蔺临走时预料的一样,越做越大的豫章王不断排挤皇室,最终成了皇帝。

燕王朱棣篡位成功。朱元璋一开始有没有预料到这个结局?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因为已经有的回答都没有说到要害。

先说结论:燕王朱棣篡位成功,朱元璋有没有想到这个结局?或许应这样说,诸王中有人会篡位他想到了,也极大可能想到是燕王,但是谁胜谁败他不一定想的到,而且他也根本不关心那个。因为准确的说这个结果本来就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了解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是怎么设计他的大明权力格局的

朱元璋,小时候是真吃过苦,机缘巧合,加上自身的才智,打下了大明这个江山,他是真心的不想和别人分享,他真心的觉得这江山就是他老朱家的。他真心的希望朱家的子孙能万万年的一直在皇帝的位置坐下去。

为了这个目的的实现,他处心积虑,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设计他理想中的权利格局的。

首先,他用了十六年来修理杀戮那些跟随他打江山的“老兄弟伙”,也就是那些功臣,除了那些功臣因为封侯封爵,得意忘形,肆意妄为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内心觉得不这样干,朱家的江山不稳,有易姓的危险。

太子朱标有一刻对他爹杀戮功臣,也看不下去了,不理解,于是他去找朱元璋说这个事,朱元璋扔给她一个长满刺的荆条,让他捡起来,朱标说这怎么捡呢?朱元璋说:功臣,就是这荆条上的刺,我是在帮你,帮后世子孙,清理这些刺。为的就是我大明江山千秋万代都在我朱家手里。

修理功臣之后,对朝廷的运作格局最大的改革,就是废除宰相。目的简单,就是排除相权威胁君权,并且“后世子孙,并不许立宰相,臣下有敢奏请设策者,文武群臣即时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至于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御史台为监察院,改大都督为五军都督,建锦衣卫等等不一一细数了。

一句话,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权力集于皇帝一身,弱化大臣的权利。

另一方面呢?就是分封诸王,他把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的大邑和边地去当王,具体怎么分封的,谁都在那,我就不说了,以免这个文章太长,而且这也不是这个问题的重点。

重点是,朱元璋封王是基于什么想法。

简单的说,他分封王,给他的这些儿子极高的地位,极大的权力,极高的俸禄,目的就是为了靠这些宗室子孙去制约和监视功臣集团的势力。

这样一面削弱和杀戮外姓人,一边加强和封赏本姓子孙,朱元璋觉得这样大明就稳稳的掌握在朱家人的手中了。

在这样的权力格局下,发生朱棣篡位,几乎是一种必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忘了,皇帝只有一个,相对于坐在龙椅上那个以外,其他的朱姓王,也是“臣”,消灭了异姓王,虽然能保证天下一直在朱家手里,但是缺让自家人互相残杀成为必然。

我们再来看看朱元璋是怎么安排自家人的。

“天子有子,其嫡长者守邦以嗣大统。”所以朱元璋的设计是皇帝从朱标这一枝出,一直在这一枝的嫡长子中传递。

“诸子各有茅土之封, 藩屏王室,以安万姓。”其他的儿子,给你们封地,给你们权力,然后成为羽翼来保卫和支持皇上。

皇室居中,宗室守外,血亲加持,同气连枝,共守江山,然后朝廷内的事都已经清理好了,六部直接像皇帝负责,没有文官集团,没有大将军,还有锦衣卫。

多么完美的设计,多么理想的设计。

可是朱元璋忘记了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他自己不是皇帝,而且诸王中的一个,他会不会按他设计的那样做,会不会甘心情愿的当个王。一句话,他相信血缘,但是他低估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诱惑。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朱元璋给与了他那些封王的儿子极大的权利。

这些藩王,有自己的军队,少则三千,多的达到一万九千人的铁甲卫士。“王府设三护卫,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设千户二人,百户十人。”藩王掌握了相当大的军事统帅和指挥权。

不光如此,地方有司长官每月必须觐见诸王,有事需要随时应召。比如洪武三十一年,“召都督杨文从燕王棣,武定侯郭英从辽王植,均命听二王节制。”

“守镇官既得御宝文书, 又得王令旨方许发兵;无王令旨, 不得发兵。”

所以你看,这不是朱元璋在为未来的皇帝准备“对手吗?”

虽然朱元璋也不是对诸王完全放心,也派人监视诸王,并且还亲自撰写了一本《御制纪非录》来敲打诸王。但是却没有削夺他们的兵权。

于是一切都在酝酿之中,只差一个导火索了。

一定发生的事,就一定会来

朱元璋的政策壮大了藩王的权力,那这些藩王就不会再按照他设想的那么老实去做了,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立皇太孙朱允炆,这个时候藩王就已经开始“以父义之尊,多不逊。”朱元璋也察觉到这个问题,就是和他孙子聊了聊。

朱元璋说:我让诸王御边,这样你就可以安定的当你的皇帝了。

朱允炆就问:外敌要是敢造反,我那些叔父防御,那要是我那些叔父造反,谁来防御呢?

朱元璋说:真这样,你打算怎么办

朱允炆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行就削藩,再不服就把他的王废了,还不服就带兵剿灭。

朱元璋说:也只好如此,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并且密令驸马都尉梅殷辅佐朱允炆。

写到这里,是不是问题已经有答案了?---这个局面本来就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

区别只在于,谁先动手而已。因为朱允炆策略已定,而诸王会那么老实的任其宰割吗?

之后,朱允炆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造反。

搞笑的是,他起兵的名义居然就是朱元璋定下的:“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 统领镇兵讨平之。”

虽然没有天子密诏,但是不妨碍朱棣“清君侧。”

之后发生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结论

朱棣造反,之所以会发生,之所以能够发生,其实就是朱元璋的权力安排导致的必然结果,朱元璋设计的那种“嫡长子为皇”其他诸藩王一起保卫皇室的美好局面,注定不可能实现。因为虽然他们是血缘纽带,不可谓不强,但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血缘,对于皇家是没有用的,诸王对皇帝来说,依然是臣,当这个臣子的利益受到损害,或者皇帝觉得皇权受到威胁,他们之间“一战”是不可避免的。

或许朱元璋根本不在乎谁当皇帝,他真正关心的是只要朱家人坐在龙椅上就可以了。起码这个想法,他是实现了。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